1978年5月老体育馆建成

忆往昔,岁月峥嵘不负芳华,看今朝,众志成城再写新篇。合着改革开放的时代节拍,四十年来,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让生活更美好的初心我们从未改变。即日起,镇江市体育馆联合本报推出“老体育馆的影像记忆”图文专栏,敬请关注。如果您有老体育馆的老照片,如果您想讲述您与老体育馆的故事,也欢迎您联系我们。yezi.。

位于健康路的镇江市体育馆(即老百姓口中的老体育馆),在不知不觉中,已走过了40个春秋。体育馆于1977年5月开工,1978年5月落成开馆,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比赛场地面积900平方米。40年来,篮球、排球、乒乓球等多项国际比赛曾在这里轮番上演。无论是老一辈的镇江人还是年青一代,都对它怀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它不仅仅是一处运动场所,更承载着许多镇江人儿时和青春的印记。

有很多人见证了它的成长与辉煌,却未必知道它拔起时的艰辛。据老馆长李培明回忆,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省体委的“万体馆”刚建成不久后,考虑到用毛竹搭建的“阴雨球场”,不能满足人们的文体需求。镇江市委书记卢春仲问他,如果镇江建一个体育馆要多少钱?能不能搞起来?要他做个预算方案。时任镇江小市体委副主任的李培明回答说:“这么大的工程没搞过,不了解。”

根据市领导提出的要求,李培明请市规划局出了一个40多万元的预算方案。卢书记看过预案后,拍板说:“行,那就这么搞。”结果,因预算经验不足,没有考虑到墙体粉刷、看台、座椅、灯光电路、音响设备、地板等配套设施的费用,只修了一个大框架,钱就花得差不多了。当时,还处在计划经济时期,在市领导的牵头下,将各项工作指派给相应的单位,如音响设备由广电局负责,座椅由木器厂解决。同时,号召全市各条战线的干部职工,都到体育馆工地来挖土方、打地基,进行义务劳动。在全市人民的齐心协力下,体育馆共花费140多万元,历时一年,体育馆如期竣工。

曾参加过体育馆建设义务劳动的老报人陈福根对那段经历记忆犹新。他说,他们单位是分批组织去义务劳动的,主要是给建筑队当下手,干的是搬运材料的活。“当时,工人们正好在铺木地板。那地板铺得可真仔细。”陈福根边说边比画着,那地板是在平整过的地上铺设木楞子,木楞子打成一个密集的菱形网格,下面投放了一些小石子,木楞子打好后,先在上面铺一层普通木板,然后再在上面铺上实木地板。整个工艺十分讲究,让从未见过铺地板的他惊叹不已。

其实,整个建馆过程并不顺畅,总是会遇上这样那样的问题。当时,物资紧缺,一个地级小市用财政拨款建大型体育馆,并不被人理解。也有人向上级写信,企图阻挠体育馆建设。但是,改革开放的大势不可挡,老一辈体育人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把体育馆建起来了。

当时的小市体委仅十来个人,整个基建工作都由部队转业到体育馆的王俊运和崔广权负责。当年,从小裔庄部队转业到地方的王俊运,有许多的战友在镇江的某些部门。为了体育馆的建设,他把老战友都发动起来,找物资、找工人。每次遇到难题,战友们都主动帮忙。那时,钢材十分紧缺,想搞一吨钢材很难,他就请物资局专门管钢材的战友帮忙,解决了建筑钢材问题。遇到棘手问题,战友纷纷出力谋策,主动帮忙。工地上的事情多,他便24时驻守工地,和建筑工人们一起吃住在游泳池旁搭的简易工棚里。场馆收尾时,为了解决场馆里的计时器问题,又费了一番周折。王俊运和总设计师打听到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那边一个体育馆用的是最先进的设备。于是,他们坐了几十个小时火车赶去取经。设备买到了,不巧的是,当时东北那边流行西伯利亚流感,回来后的王俊运却中招,持续高烧了18天,人都廋得变了形。“为了体育馆,差点半条命都没了。”王老回想当年,仍心有余悸。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镇江仅是一个县级小市,能在这么短的时间,花较少的钱,集全市力量,建成容纳4000多人的大型体育馆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那时,新建成的体育馆轰动一时,与同期建成的镇江火车站成了我市的标志性建筑,成就了镇江建筑史上的一个典范。如今的老体育馆,虽然外观经历过维修出新,但用灌注桩构建的体育馆主体却从未更改,40年坚固如初。它不仅见证镇江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也见证了镇江人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以及社会的一路变迁。对于镇江人而言,老体育馆已然超越其原来的建筑价值,而化身为独具魅力的城市符号。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